近几年支原体病依然会对商品白羽肉鸡的养殖带来一定损失。对于支原体病的控制,除了商品肉鸡养殖者要做好管理减少水平传播以外,父母代白羽肉鸡的支原体净化控制也尤为重要。本次对东北部分地区大型父母代种鸡场进行了鸡毒支原体(MG)和鸡滑液囊支原体(MS)的血清学调查,通过抗体水平了解了支原体疫苗免疫或野毒感染现状。
1、检测方法
各场采集不同日龄种鸡或雏鸡的血液进行血清分离,使用以色列Biogal MM-MG-MS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各场种鸡进行MG/MS抗体检测。检测结果根据试剂盒提供的标准换算为抗体值,以便统计分析。
2、结果与分析
根据不同场不同周龄的检测结果,计算各栋抗体均值和离散度,得到如下统计图:抗体值≥3为阳性,3-4为中等水平抗体,5以上为高水平抗体,离散度≥15%即认为组内抗体离散度较大。
从抗体统计表可看出:
绝大多数鸡群MS抗体明显高于MG。而目前种鸡场免疫程序主要为3-4周左右支原体活苗,6-8周和16-18周各免疫一次支原体灭活苗(MG或MS)。在此免疫程序下,健康鸡群MG抗体应是明显高于MS抗体。统计结果所显示的MS抗体高于MG抗体,说明除了灭活苗免疫外,鸡群普遍发生过MS野毒感染,野毒感染导致了较高水平的体液抗体。
从MS抗体离散度来看:
青年鸡阶段的MS抗体离散度较高,成鸡阶段的鸡群仅有1个场离散度较高,其余离散度均较低。这说明MS的感染主要发生在育雏和育成期,该阶段鸡群内不同程度的野毒感染造成了抗体离散度的增高。这也提示我们,青年鸡阶段做好MS的药物防控可有效减少MS感染带来的损失。MG抗体离散度各场间差异较大,说明不同鸡场的MG免疫情况和管理存在差异,可能是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产蛋鸡群发生低水平的MG野毒感染。此情况下,MS在鸡群内隐性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大,从而造成支原体病的垂直传播,影响商品雏鸡质量。
本次血清学检测再次提示我们:
种鸡育雏和育成阶段是支原体病的重要防控阶段,此阶段做好免疫和药物控制,可减少鸡群发病,使抗体平安转阳;产蛋阶段也要做好管理,避免MG和MS低水平感染,减少垂直传播风险。只有种鸡场通过有效的免疫和管理,培育出不排毒且拥有高水平MG和MS抗体的父母代肉鸡,才能确保孵化出的雏鸡既有高水平的母源抗体,又不携带病原,真正有效减少商品雏鸡的早期感染。
技术论坛